发布时间:2025-10-17 11:22:11    次浏览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陈亚洁)时值夏季,天气炎热,但在防洪排涝重点工程之一的陶家路江二期整治工程施工现场,机声隆隆,挖掘机上下翻动、推土机来回运土,呈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而这热闹的工地只是我市加快重点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2016年是“十三五”水利建设任务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五水共治”、“治水强基”的重要一年。市水利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五重二大”深化年活动和治水工作等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民生诉求为工作风向标,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抓项目投资、促工程形象、提管理水平,全力以赴开展各项治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回眸上半年水利工作,可谓亮点多多。打造平安水利“三防”工作扎实开展今年以来,我市降雨偏多,据有关资料统计,1-6月份,平均降水量为955.0毫米,较常年同期均值的744.1毫米偏多28.3%,比2015年同期的753.8毫米偏多201.2毫米。针对每次降雨,市水利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分析研判,密切关注水情、雨情、工情,及时做好水库河网科学调度,汛情平稳。深入开展防汛安全检查。市防指将汛前检查作为汛期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实抓好,分别于1月下旬和2月下旬发出《关于做好2016年防汛防旱各项准备工作和汛前检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下发2016年汛前检查方案的通知》,对汛前检查工作作出全面布置。在2月底至3月初,组织了15个检查组,对全市21个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及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的水利工程度汛措施、防汛责任制落实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组现场发出反馈意见27份。之后,市防指召开汛前检查汇总分析会议,研究部署度汛措施,并将全市汛前检查情况通报至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求落实整改,对汛前检查情况通报中所涉及防汛安全隐患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完善应急预案。今年,结合我市实际,对《余姚调整防汛防台应急预案(试行)》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为提高应对洪涝、台风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市水利局于今年初修订完善了《水利局防汛防台应急响应操作手册》。积极开展防汛防台应急演练。5月份,我市在梨洲街道燕窝村紫龙庙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6月份,在梁辉水库开展水库放水预警演练。7月上旬,开展了水上应急救援和姚江堤防抢险演练,真实模拟了在遭受台风、暴雨灾害威胁时,水上应急救援和堤防抢险等应急处理过程,参演人员达100人,有效提升了防汛防台应急能力。有关乡镇、街道和单位结合各自防汛工作重点,也积极组织开展防汛防台应急演练。 全面落实责任和物质、队伍保障。市防指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各类水利工程责任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镇(街道、乡)行政责任人和行政村(社区)防汛责任人,并将名单在《余姚日报》上进行公示;同时将1134份《责任告知卡》分别寄送给各类防汛责任人,以进一步落实责任。全面落实防汛组织、物资、队伍,全市储备麻袋约15.7万条、编织袋20万只等防汛物资,组建了以民兵、团员为主的抢险应急小分队共376支。抓好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和山洪灾害防治建设。及时调整完善了自然村、居民区等责任区网格,对值班岗、监测预警岗等重要岗位落实了A、B岗责任制。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建设,计算分析168个自然村、73个沿河村落的防洪现状,改造8个小型水库水情监测站等,计划于今年汛后完成省防指组织的竣工验收工作。加强汛期值班和防汛知识宣传。4月15日我市进入汛期后,市防指办落实专职防汛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为了普及全民的防汛防台知识,市防指办结合“省防汛防台宣传日”,会同市气象局,组织人员于4月15日上午,在新建路广场开展防汛防台知识宣传活动,现场讲解相关的气象及防汛防台常识,向广大市民群众发放防汛防台宣传资料300余份,增强市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打造民生水利突出惠民利民主题我市按照去年7月省委书记夏宝龙来姚专题调研姚江流域防洪排涝工作时的指示精神,以及省水利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姚江上游“西排”、“西分”工程专题报告和宁波市关于“两江同治、上下游齐治”的战略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姚江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对《余姚市防洪排涝规划》作了修改完善。其中,姚江城区段堤防加固(一期)工程,Ⅰ标段、Ⅱ标、Ⅳ标段均已完成水下部分堤防建设,Ⅲ标段也在抓紧实施。姚江城区段堤防加固(二期)工程,14.4公里的绿化带防洪改造已基本达到防洪要求。城北圩区候青江泵闸工程,6月16日已完成工程EPC(设计、施工、采购总承包)招标,计划在今年8月份开工建设。陶家路江二期整治工程,Ⅰ标段、Ⅱ标段、Ⅲ标段已分别完成形象进度的70%、22%和23%。食禄桥江整治工程,Ⅰ标段2400米河道整治及配套工程基本完成,Ⅱ标段也已开工建设。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正在抓紧推进,可在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同时,切实做好姚江城区段堤防加固(三期)工程、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等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实施海塘围涂工程。4月15日,随着我市围涂工程四期临海北块龙口成功合龙,累计完成圈围面积5.28万亩,堤线31.1公里。四期围区横塘南块造地工程旱改水工程土地开发面积9410亩,可新增水田8200亩,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预计下半年可以开工。四期围区横塘北块造地工程土地开发面积7572亩,规划新增水田面积6099亩,项目实施后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地生产条件;目前正在做招标前期工作。深入开展农村惠民项目建设。我市把改善农村水利条件、服务农民群众作为第一要务,结合“五水共治”,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受益面积2.2万亩。四明山片区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涉及18个村,受益人口4000人,计划投资2730万元,目前,9个村已开工建设。计划对14座山塘进行专项整治,4座已开工建设;计划对7座水库开展除险加固,华山、龙溪等2座水库基本完工,王石坑、石笋水库正在进行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小黄泥岭、步梯岩水库已竣工验收。计划对7座泵站更新改造,2座已基本完工,其余正在抓紧施工。打造生态水利推进水清流畅岸绿我市积极实施河道清淤,按照省、宁波的统一部署,“十三五”期间计划清淤600万立方,其中,2016年计划清污(淤)160万立方,目前已累计完成清污(淤)125万立方。扎实开展镇、村级生态河道整治,实施黄家埠镇水环境示范镇建设(一期),整治河道3.96公里,已完成河道整治1.98公里;实施8个村级生态河道,整治河道6.46公里,2个村已基本完工。实施5条小流域治理,3条溪道已开工建设。实施4条断头河打通工程,3条已开工建设。打造标化水利提升依法治水水平坚持“节水优先”,更加重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加强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管理,落实用水总量统计,完善取水户档案,顺利通过了宁波市考核组对我市的现场核查工作,荣获了浙江省“2015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坚持依法治水,更加重视建管并重和依法依标管理。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6月15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动员部署会,对该项工作再动员、再落实,目前,总体进展顺利。加大水政执法,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29起,清除围堰4处,恢复水域面积650平方米。加强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开展汛期水利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月活动及平安护航G20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大行动等多项安全检查活动。坚持从严管理,更加重视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作为政府实施水利工作的主要部门,市水利局狠抓层层传导,努力在落实主体责任上下功夫,积极打造廉政水利,为水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下半年,全市水利工作将继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围绕一个中心,进一步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狠抓防洪治涝水利重点项目和农田水利等面上项目二大建设,全力加快各项水利建设步伐;抓实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利行业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三项服务,着力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为“十三五”水利工作起好步,打好基础。(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杨月云)